细节处见巧思——我市按照“产业发展在哪里,路网建设就延伸到哪里”的思路,围绕“四好农村路”着力布局和培育实力产业,将农村公路建设与协同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特色旅游结合起来,极大发挥了以路带产、以路促游的良好效益,真正实现从各管“一亩地”迈向经济发展共下“一盘棋”。
与推动协同发展相融合。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服从服务、主动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打通22条进京入津新通道,建成3条高速公路连接线。
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相融合。我市投资4000万元,为19个有贫困户的村街修建扶贫道路18条。围绕密涿高速三河南连接线打造了近7000亩的林药基地,种植了榛子、核桃、食用海棠等新品种,带动农民亩均增收约3500元。围绕东部山区乡村旅游环线,打造了近5000亩特色林果基地,种植了包括文冠果、红梨、蟠桃等在内的名优品种,成为京津采摘优选的目的地,观光旅游、休闲民宿实现了长足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近30%。
与实施乡村振兴相融合。近年来,我市在“农村公路+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物流建设”等多方面蓬勃发展。建设了毛坟村等10余个“四好”片区,实现村内道路全面硬化、绿化、亮化,助力了宜居村庄、绿美村庄和智慧村庄的创建工作。吸引利都农业、翻翻农场、北京华兴福等现代农业企业落户,其中大薄各庄村已成华北地区最大的北美海棠繁育基地,利都农业各类蔬菜直供北京新发地市场。
与旅游产业发展相融合。为提升出游体验,我市借助东部矿山生态修复,依托矿山内甘泉寺遗址公园、二郎庙、辽代灵山塔、百亩油菜花园等乡村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建设骑行步道、露营基地、公路驿站、观景平台等慢游设施。修建农产品售卖廊架、景观公园、苗圃基地等惠民项目30余处,并开通旅游公交专线,将生态绿色和文化传承保护贯穿于“四好农村路”建设全过程,建设小品小景,美化绿化道路,实施沿线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网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