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紧紧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一“牛鼻子”,全力打造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对接央企京企,抓投资、上项目,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8月26日,三河市在北京中关村丰台新兴产业基地举办北京·三河科技装备产业推介会。
(图为北京·三河科技装备产业推介会现场。高澍 摄影)
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协同创新 融汇三河”,活动由河北省委军民融合办指导,三河市人民政府主办,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中关村联创军民融合装备产业联盟共同承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融合推进司、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委军民融合办、河北省委军民融合办、三河市委、市政府等相关领导,北京市相关行业协会代表,央企、京企、知名民营企业等负责人代表出席了此次推介会。
推介会分为领导致辞、宣传推介、嘉宾发言、签约仪式共计四项议程,活动搭建了央企京企与三河市政府部门、园区、域内企业沟通对接交流平台,与会各方共商合作、共谋发展。会上,共有“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系统项目”“上元控股集团三河数字智能产业基地项目”“特种智能控制装备研发制造项目”等11个项目集中签约,签约总金额20.8亿元,涉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等各个领域。
(图为北京·三河科技装备产业推介会上,三河市人民政府市长伦绍金致欢迎辞。高澍 摄影)
(图为北京·三河科技装备产业推介会上,三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邱小曼介绍三河市发展情况。高澍 摄影)
2014年2月,党中央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掀开了三省市发展新的历史篇章。《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重磅文件相继发布,三河借力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蓬勃发展的产业基础,迈上了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图为北京·三河科技装备产业推介会项目签约仪式。高澍 摄影)
三河地处京、津、唐三大城市金三角的核心地带、北京城市副中心腹地,西距天安门30公里,西北距首都机场25公里,东南距天津120公里、距天津港125公里,“半小时上天、1小时下海”已成为三河区位的现实写照。京哈、京平高速南北相邻,102国道、京秦高速、首都环线高速穿境而过,燕郊到东六环只需5分钟,三河东市区距东六环只需15分钟车程,域内10个镇全部实现“15分钟上高速”;京唐城际铁路9月底具备通车条件,M22号线等重大交通项目落地开工,“轨道上的三河”正在加快打造;燕郊西出口综合改建工程已建成通车;燕郊与北京国贸之间“定制快巴”正式开通,与京津同城成为现实。
(图为北京·三河科技装备产业推介会现场。高澍 摄影)
按照“科创燕郊、智造三河”目标定位,三河着力打造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目前,三河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657家、高新技术企业171家、“专精特新”企业33家,科技创新能力连续4年跻身河北省A类档次。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未来着力打造“一城两区”,其中,燕郊科学城将作为未来重点发展区域,区域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尚有可利用项目用地约8.2平方公里(约12292亩)。河北三河经济开发区以智造为主,借力副中心,打造以智慧赋能推动产业升级的科技创新成果(动能)转化区。现有科创园31个,已建成19个,累计入驻企业865家,来自北京企业占60%。河北三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入驻企业19家,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形成了“花木、蔬菜、畜牧、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开发”五大主导产业。
三河按照“西部跨越、中部腾飞、东部崛起、南部振兴”的思路,逐步构建以西、中、东、南四大板块和通航、书创两个特色小镇为引擎的“4+2”发展格局,围绕“3+3”主导产业定位,着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528家、电子信息企业209家、绿色食品企业74家、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企业782家,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图为北京·三河科技装备产业推介会展区,参会人员正在参观展品。高澍 摄影)
近年来,三河市将环境质量改善水平对标北京通州区,空气质量稳居廊坊前列。22平方公里的废弃矿山已初步形成千亩林地,万亩花海的壮丽景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7%,兑现了“让全市人民享有更多蓝天白云”的承诺。该市出台鼓励科技创新与进步、人才引进与培养、扶持市场主体、融资服务支持等七大类24项惠企暖企政策,落实“免申即享”“刚性兑现”,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42.7亿元,发放各类奖励扶持资金5.5亿元;大力推行“模拟审批”,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让项目开工“零等待”。三河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目标规模为30亿元,首期规模为3亿元。有各类银行、证券、保险机构46家,形成了金融机构云集的良好态势。
网友回应